2023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前景研究:我國冷庫容量有極大發展空間
冷鏈物流作為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其發展與國家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相輔相成,同時,冷鏈物流的發展對于改善食品質量安全和城鄉居民的營養與健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冷鏈物流離不開冷庫,冷庫為冷鏈物流而服務,冷庫具有冷藏、保鮮、恒溫的作用,能有效延長生鮮食品、特殊藥物的保存時間。近年來,我國生鮮電商快速發展,打破了人們的購物區域限制,消費者可以享受到品類更豐富的產品。生鮮電商的發展,使得生鮮食品的遠距離運輸需求增多,推動冷鏈物流運輸需求大幅增多。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現狀前景研究
冷鏈物流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制冷技術的進步而建立起來的。冷鏈物流的上游主要是冷藏基礎設施及設備供應商,中游是物流服務提供商,下游則主要包括食品生鮮和醫療產品兩大業務板塊。
從冷鏈物流的產業鏈來看,冷鏈物流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制冷材料及設備供應環節,冷鏈物流產業鏈中游為冷鏈運輸、冷鏈倉儲、包裝等環節,冷鏈下游應用為生鮮零售、醫藥零售、高端化學用品制造等。其中,制冷劑是核心原材料,而制冷壓縮機是制冷系統的核心和心臟。壓縮機的能力和特征決定了制冷系統的能力和特征。
從冷鏈流通率來看,根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國內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只有22%、34%和41%,而歐美均在95%以上,肉類產品達100%。因此,對標歐美市場,國內冷鏈市場仍具備較大成長性。
近年來,我國生鮮電商快速發展,打破了人們的購物區域限制,消費者可以享受到品類更豐富的產品。生鮮電商的發展,使得生鮮食品的遠距離運輸需求增多,推動冷鏈物流運輸需求大幅增多。
對比我國與部分發達國家的人均冷庫容量,我國的人均冷庫容量僅0.13平方米,遠低于發達國家,我國的冷庫容量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冷庫容量的增多,能儲存更多的生鮮產品及特殊醫藥用品,滿足更大規模的冷鏈物流需要。
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加快建設中心漁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謀劃建設中心漁港專業型交易市場,吸附大中型貿易商進駐,提升進口凍品本地結算率,發展食材加工產業及進口食材跨境供應鏈,打造高品質食品跨區域流通中心、高品質食材交易加工體驗中心和京津冀食品戰略保障基地。加快建設東疆綜合保稅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發揮“自貿”+“綜保”功能優勢,推動國際冷鏈物流、口岸冷鏈加工、冷鏈保稅倉儲、凍品保稅展示交易等業態做優做強,打造我國重要的冷鏈物流對外門戶口岸以及東北亞—西亞、歐洲國家和地區間的冷鏈貨物轉運中心。
推動東疆綜保區加快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智慧冷鏈物流合作基地和綜合服務型國際冷鏈物流集群,打造冷鏈產業數字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冷鏈產業上下游資源,重點發展國際冷鏈物流、冷鏈保稅倉儲、國際食品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國際貿易等功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冷鏈物流行業報告對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冷鏈物流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